-->

Hardwell 好兄弟,與 Tiesto 同鄉的超炸荷蘭 DJ Dannic

Hardwell 好兄弟,與 Tiesto 同鄉的超炸荷蘭 DJ Dannic



如果你在大概兩三年前時就關注 Hardwell,那我想你應該也會認識到 Hardwell 的好朋友 Dannic 以及 Dyro,當年幾乎同進同出的三人組,還共同進行北美巴士巡迴演出,那台超級豪華的巡迴巴士想必讓很多人難忘,Hardwell 一直都不忘提攜自己身邊的夥伴以及後輩,Dannic 以及 Dyro 兩人同樣來自荷蘭,也同樣地在世界各地享有超高知名度並帶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


依照慣例,看文章之前,先來首 Dannic 去年於 Jingleball 的演出當作背景音樂。



Dannic 本名 Daan Romers,出生於 1985 年的他,也是荷蘭小鮮肉一個,可惜歲月不饒人,這稱號被近年竄起的 Martin Garrix 的年齡以及才華給掩蓋過去了,與 HardwllTiestoDyro 以及 Armin Van Buuren 等人同樣都是來自荷蘭的 Dannic,自然也不會錯過與自家人合作的機會,出道初期時,隨即有與 Hardwell 多次合作的機會,並且透過其個人品牌 Revealed Recordings 發行,隨後也於 2015 年時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 Fonk Recordings,為什麼取名叫 Fonk 唱片?這或許跟他剛出道時的藝名有關係,甫出道的 Dannic 其實叫做 DJ Funkadelic,後來因為與 70 年代的樂團撞名,因此 2012 年那年透過 Revealed Recordings 發行的單曲「Doster」這天,開始改用 Dannic 作為藝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2012 首度改名發行的單曲「Doster


與 Hardwell 合作的第一首單曲「Get Down Girl


2012 還有一首相當知名的單曲「Kontiki



Dannic 是一位相當有才華的 DJ 兼製作人,與 Hardwell 以及 Tiesto 一樣來自荷蘭 Breda 的他,在百大 DJ 也佔有相當高的席次,這不免讓人懷疑,怎麼這些知名 DJ 都來自荷蘭的 Breda ?想必當地的水或是空氣裡面一定有加了什麼神奇的東西,才有辦法孕育出這麼多位知名 DJ,Dannic 最高名次曾經來到第 26 名,透過 Hardwell 的威能加上個人在音樂上的造詣,令全世界都開始注意到 Dannic,從 2013 年首度進入排行榜的第 74 名開始,一直到 2016 年的第 26 名,名次爬升之快,可見全世界對於 Dannic 音樂的肯定,毋庸置疑。


早先,Dannic 的才華是透過混音別人的作品而開始受到關注,並開始在夜店以及各大音樂慶典演出,而 Dannic 對於音樂以及演出的安排,總是能令台下或是收音機前的觀中為之驚艷,更常常在演出中加入 Tiesti、Hardwell、Nicky Romero 以及 Bingo Players 的作品,也令其受到關注並且快速提升了其知名度。

Dannic & Hardwell 混音 Nicky Romero 的單曲「Switched」



Dannic 是於 2009 年首度贏得 Dancetour DJ 大賽,並於現場近一萬名的觀眾前演出,但這對 Dannic 並不陌生,在這之前,他早已於荷蘭的一些小酒吧以及夜店演出,磨練他的 DJ 技巧,他也曾打趣地說過:「許多人認識他都以為他是個製作人而已,可是他更希望看到自己是一個 DJ 並且成為製作人,而不是由製作人到 DJ。」


如同文章剛開始提到的,他的首支由 Revealed Recording 發行的單曲「Doster」受到了 Hardwell 以及 Nicky Romero 的強力支持,一個自家人幫自家人的概念,之後除了與 Hardwell 的「Kontiki」以外,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同年不斷的發行新作品,包含「W.O.P」、「Pipeline」、「Tombo」以及「Fuego」,那一年的單曲「Kontiki」可是在當時的各大電音慶典造成一股炫風,所有 DJ 的組曲幾乎都用上了,如果你那個時候就有在關注各大音樂節慶,那一定對這首「Kontiki」不陌生,不過常常被小編我發錯音就是...以為是念肯德基






當時,Dannic 還啟動了一項計畫,就是打算與多位知名 DJ 以及藝人合作,如來台兩次且相當親民的 Nicky Romero、Chuckie、Example、Ciara 以及 Sean Paul,Dannic 打算透過混音地下以及主流的音樂,來與其他人進行合作,2013 年時推出了單曲「 Clobber」,由知名的 Toolroom 唱片發行,同年還有單曲「Flare」以及「Tombo」,當時的作品甚至受到 BBC Radio 1 的 Danny Howard 丹尼霍華德大力讚賞,表示自己也是 Dannic 的忠實粉絲,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支持著 Dannic 的音樂。(其實耳尖的歌迷或許會發現,早期的音樂都非常 Hardwell 的感覺,甚至用上許多類似的音樂元素。)







隨著聲勢水漲船高,身為 Hardwell 家族 Revealed Recordings 一員的 Dannic,更開始與 Revealed Recordings 緊鑼密鼓的合作,參與於世界各地的活動以及巡迴演出,2013 年 Dannic 更與 Hardwell 以及 Dyro 三人共同於北美進行巡迴演出,這場為期十二天於加拿大的巡迴演出,著實更加提升了 Dannic 於北美的知名度,而且那台巴士真的好高級啊...(關於這場巡迴演出可以看這篇回味一下 Hardwell、Dyro 和 Dannic 嗨到翻掉的北美巡迴演出),自此之後,Dannic 便成了一位大家認定為「一定要看他演出的 DJ」,你怎麼能夠錯過他在舞台上的魅力呢!?他在舞台上向觀眾展現他的混音實力,同年,Dannic 還受邀至世界知名電音盛會之一的 EDC Las Vegas 主舞台進行演出,雖然排定的時間為非熱門演出時間,現場的人數也較為不多,但自此之後,在許多知名的電音盛會如:Electric Zoo、Tomorrowland、Mysteryland、Dance Valley 以及 Tomorrowland 都可以看到 Dannic 的身影。


雖然知名度有很大的進展,但是 Dannic 也沒有因此懈怠,立馬推出其相當知名的作品「Viper」,這首你絕對有聽過,當年一推出橫掃各大舞台,許多 DJ 的組曲都用上了這首單曲,成為橫掃電音圈的強力武器,同時還推出了另一首由 Toolroom 唱片發行的「Ignite」,經典的 Dannic 風格,也就是所謂的 Big room 曲風,在當時可是非常流行的風格。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Dannic 從不鬆懈,在「Viper」、「Rocker」以及「Ignite」取得極大的成功之後,隨即與同樣來自荷蘭的知名 DJ Sick Individuals 合作,推出了單曲「Blueprint」,這首歌被譽為在最佳的旋律節奏以及夜店風格的音樂之間有著一個絕佳的平衡點,適合放於各大夜店的作品但又不免落於太過俗氣一般般(或許在三年後的今天聽起來是有那麼「一點點」平淡。)







2015 年時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Fonk Recording」,除了前面一開始提到的或許與原本的出道藝名有那麼些許的關聯以外,還有個原因是 Dannic 希望這邊製作的音樂可以帶給大家強力的節奏,與各位一起「Fonk it Up!」,可以發現 Dannic 有許多歌都有用到跟 Fonk 相關的字詞,如單曲「Fonk」、「Funcky Time」以及今年的新歌「Fonk It Up!」,同時也透過這個品牌,挖掘網路上的新星,給予這些有才能的人支持,期待找出下一位於舞台上發光發熱的 DJ。


真要列出 Dannic 的作品,真的是不勝枚舉,近兩年電音才在台灣開始漸漸有熱度上升,可惜的是,Dannic 近兩年的宣傳力度真的是有稍微下降,不比 2012 年的時候來的火熱,也讓許多台灣近年剛接觸電音的電音迷沒這麼認識 Dannic,但或許都聽過他的作品,應該也是一聽完就會有一個「阿!原來這是他做的喔」的領悟,以下列出幾首你「可能」會常聽到的作品,聽完之後,如果能有機會聽到 Dannic 的現場演出的話,想必你也是會被 Dannic 的魅力震懾到嫑嫑的吧?


2017 年新曲「Noise」以及「Fonk It Up」











私心推薦一首小編個人喜愛的 Dear Life 的混音


推薦閱讀:
Dannic 推出個人 DJ 紀錄片「 Dear Life 」

Share this:

Facebook

不錯過最新電音訊息

加入好友

Tomorrowland 官方品牌潮帽

Martin Garrix 托特包

Martin Garrix 品牌潮帽